黃氏兄弟(左1、左2)與TARS理事長邱品齊(右2)、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(右1)呼籲民眾正視青春痘帶來的焦慮問題,正確抗痘。(記者邱芷柔攝)
〔記者邱芷柔/台北報導〕青春痘不只是皮膚問題,更是年輕人容貌焦慮的來源,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(TARS)今(7日)公布「2025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」,台灣12至35歲年輕族群中,有超過8成曾因青春痘感到焦慮,其中有痘痘與痘疤者,對外貌不滿意的比例更是無痘者的2倍以上,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。
TARS透過網路問卷回收近千份有效樣本,其中12至17歲的青少年中,有7成坦言痘痘影響課業與人際關係。近8成患者因社群媒體更在意外表,並習慣使用修圖App,使用率是無痘族群的4倍以上。
TARS理事長、皮膚科醫師邱品齊指出,青春期本來就處於人際互動高峰,痘痘問題不僅造成外觀困擾,更可能帶來心理壓力,引發排擠、霸凌甚至與憂鬱、輕生念頭有關。值得注意的是,調查也顯示,僅三成受訪者了解正確治療方法,近半數曾誤信偏方。
YouTuber「黃氏兄弟」現身分享抗痘心路歷程。哲哲說,曾因活動前冒痘而在意外表,不過他只要發現冒痘痘,就會尋求專業協助,找皮膚科醫師快又有效。瑋瑋則完全相反,長痘痘時靠自己上網爬文,曾在長痘痘後用磨砂膏去角質、敷面膜,結果錯誤處理留下痘疤,因此鼓勵粉絲正視痘痘問題,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,以獲得正確保養知識。
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,青春痘雖是常見的皮膚問題,但若處理不當,往往會留下痘疤甚至凹陷,影響外觀與自信,因此「及早治療」是關鍵。她提醒,許多患者等到痘痘嚴重發炎、反覆惡化,甚至出現囊腫才就醫,往往錯失最佳時機,後悔已來不及。
黃毓惠說,青春痘在粉刺階段就應開始介入治療,不需等到紅腫膿皰才處理。臨床治療趨勢已朝向多元整合,依痘痘嚴重程度,醫師會搭配使用外用藥膏、保養品、口服藥物,甚至視情況輔以醫療儀器,目的是幫助穩定膚況、減少發炎反應與預防痘疤。
她也提到,過去部分治療方式因刺激性較高,常讓青少年難以持續配合,現在已有較溫和、適合敏感膚質的治療選項,即使是初期粉刺或輕度痘痘,也能有較好的穩定效果,呼籲家長與青少年應建立正確觀念,不要迷信偏方或自行停藥,遇到困擾應及早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,透過合適的治療與衛教指導,幫助皮膚回到穩定健康的狀態,讓青春路上少一點焦慮。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