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:

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


中國雲南某知名網紅修故障冰箱卻不幸觸電亡。衛福部提醒民眾,接觸電插座及電源開關應有安全絕緣的防護措施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中國雲南某知名網紅,他同時是自助燒烤店老闆「包公」,日前因維修故障冰箱,疑似未切斷電源且地面潮濕,不幸觸電身亡。根據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網站指出,電流直接的傷害,導致心室纖維顫動;抑制延腦呼吸中樞,造成呼吸停止。想要預防觸電,必須避免3種狀況。

根據雲南當地媒體報導,包公是名網紅常在抖音分享生活大小事,1年拍攝500多部影片,有上萬名粉絲追蹤,小有名氣。驚傳3日當天他獨自修理冰箱不慎觸電,被燒烤店員工緊急送到醫院搶救仍回天乏術。

如何預防觸電

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網站說,不要隨意去玩弄電插座及電源開關;接觸電插座及電源開關應有安全絕緣的防護措施;在戶外不要任意觸摸垂落在半空中或掉落在地面上的電線。這些都日常生活應避免的行為。

衛福部說明,一旦發生觸電事件,立刻要做的事就是:斷絕電源,確保施救者的安全後,再視狀況急救。觸電指的是,被交流電給電到。觸電所造成的傷害包括:

1.電流直接的傷害,導致心室纖維顫動;抑制延腦呼吸中樞,造成呼吸停止。

2.電流使橫隔膜及胸壁肌肉產生收縮,造成呼吸肌麻痺。

3.肌肉、血管、神經是人體內電阻較低的器官,因此電流極易由這些器官通過,而較易引起受損。

4.骨骼、皮膚是電阻較大的器官,但皮膚容易因為水分而使阻力降低,造成電流由皮膚經過引起皮膚灼傷。

衛福部表示,發生觸電以後,心室纖維顫性及呼吸停止,若沒有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,則死亡率極高。如果造成橫紋肌溶解症,造成尿液量減少,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。另外,電流所經過處,會造成皮膚和深部組織的灼傷。

一般在家裡所引起的觸電,若為110伏特,情況不嚴重者,只要依灼傷的嚴重度,注意處理外傷即可。若沒有引起下列嚴重症狀:意識不清、心跳停止、呼吸停止,多半可以觀察,不需緊急就醫。然而一旦觸電後,若有胸悶、心律不整、呼吸不順、冒冷汗、小便量減少或意識不清等情形時,最好就醫。若為220伏特者,仍有可能造成死亡,應儘速就醫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[台灣新聞雲報]記者王俊欽/台北報導

桃園市長張善政今(9)日下午前往台北世貿中心一館,出席「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—桃園市政府主題館」。張市長表示,桃園醫療界及長照相關產業業者共同投入,集結桃園醫療及長照資源,向全國展現桃園在高齡照護上的用心與成果。桃園是六都中結婚率最高、平均年齡最低的城市,但對長輩健康照顧同樣重視,期盼各界持續和市府共同努力,打造從嬰幼兒到長者皆沒有後顧之憂的全齡健康樂活幸福城市。

張市長指出,「最好的長照就是不要長照」雖難以完全實現,但市府仍盡力協助長輩維持健康、延緩失能,讓年輕人在桃園安居樂業,長輩同樣能獲得完善的醫療與長照支持,安享晚年。

今日活動中,張市長除了參觀展位了解在地醫療團隊最新技術與特色服務措施外,亦親自體驗智慧醫療檢測儀器,並參與健康促進趣味遊戲。

衛生局表示,市府持續推動「健康慢老、照顧安老、安心終老」三層照護架構,並從政策理念落實至市民日常生活。本屆桃園館以「樂高城市.健康新桃園」為主題,展出健康促進、智慧科技及照護藝術等多元內容,規劃智慧輔具展示、高齡友善服務介紹、運動遊戲地墊與檢測儀器體驗、健康講座與互動活動,讓參觀民眾從「看得到」到「做得到」,全面體驗桃園的高齡照護藍圖。展館由產、官、學、醫等單位共同參展,涵蓋醫療體系、長照產業及智慧科技研發機構,展現健康檢測、長照實務、智慧應用與行動醫療整合的專業能量。

今日包括市府衛生局長賈蔚、社會局專門委員羅炤月、前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、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創辦人張煥禎、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、天成醫療體系及社團法人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董事長徐向謙、怡仁綜合醫院院長李典穎、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高年科主任林佳萱等均一同出席。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波新聞─李至文/高雄
面對臺灣迅速邁入超高齡社會,高雄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深耕長照領域,從學術研究、臨床服務到社區延伸照護,以「人本關懷 × 科技創新」為核心,推動高齡健康照護。8月8日至10日高醫大攜手體系四家醫院—附設中和紀念醫院、附設高醫岡山醫院、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,參與於台北世貿中心1館舉辦的「2025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」,以「從健康到安適 高醫守護長者的笑容」為主題,完整展現全齡照護、智慧創新與社區整合的深厚能量,體現「需求在哪裡,高醫就在那裡」的照護承諾。
作為南臺灣醫學與健康照護的重要據點,高醫體系分別展出多元且具前瞻性的長照成果,從預防醫學、智慧復能、社區長照、智慧照護到在宅服務,全人關懷的高齡健康照護藍圖。
高雄醫學大學展出「復能生活屋」及「智慧照護×跨域培力 高齡福祉創新實踐」,打造仿居家生活環境,結合3D列印訓練模型與輔具桌遊圖卡,強化長者自立生活能力。並透過學生帶領動態體驗區,引導民眾實地感受復能概念。此外,高醫大也展出「高齡防跌智慧襪」、高齡社會處方箋與智慧助行科技,體現跨域人才培育與產學研整合成果。
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聚焦三項主題,其中「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」展現高醫在神經復健的尖端技術,藉非侵入性大腦刺激改善中風與失智症等功能退化疾病;另外「銀髮雄健康,智慧城鄉照護So Easy」則運用普惠科技建置智慧健康照護系統,結合APP與LINE Bot,打造遠距健康監控服務;「在宅照護高醫抵家」則透過醫護團隊到府提供急症與慢性病照護,並串聯遠距監測系統,實踐病人為中心的個案管理。
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推出「VR心理師-用科技陪伴記憶 用溫度守護心靈」主題,導入虛擬實境科技,為失智長者創造安全、互動的情境空間,進行情緒引導與認知刺激。透過懷舊場景設計與智慧陪伴,降低長者孤獨感,亦有助減輕照顧者負擔,體現科技溫度與人文照護的結合。
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以「智慧口腔訓練&高齡照護創新解方」為主題,呈現整合式吞嚥復健平台。應用AI智能分析與遠距復健服務,搭配氣壓感測模組、照光口腔照護等,針對長者咀嚼與吞嚥功能進行評估與訓練,醫療團隊與智慧科技攜手,為高齡社會打造安全友善的復健平台。
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則以「旗津樂齡長照島」與「BestShape Care零接觸肌少症檢測」雙主題參展。旗津醫院長期致力建構旗津完善長照網絡,推動巷弄長照站、失智照護據點、居家長照與住宿式長照,實踐社區化照護理念;並導入無接觸肌少症檢測技術,為高齡者進行肌少症檢測,提升照護與預防跌倒成效,實現數位健康與預防醫學並進。
高雄醫學大學秉持「教學、研究、服務、奉獻」的宗旨,從人才培育、創新研究到健康照護與弱勢守護,以高齡者需求為中心,致力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務能量,並積極投入響應國家長照政策。展望未來,高醫體系將持續推動智慧健康照護、科技復能、社區整合照護等。透過臨床實務與科技應用的結合,打造更貼近長者需求的全人照護模式,實現「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安」的高齡友善願景。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2025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今日在世貿一館盛大登場,為什麼今年台新新光金控、玉山金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紛紛搶進設立攤位,看中的正是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,各大金控祭出 AI 理財、信託評估、健康照護與智能防詐,為高齡族群建構全方位的資產規劃。

台新新光金控

今年設有「財富增值區」與「數位生活區」,其中「財富增值區」透過圖像化與實例引導,協助參觀者理解高齡財務照護的全貌,以退休金模擬器、信託架構互動牆建立「預立信託」與「跨代傳承」觀念,智能保險機器人協助民眾快速了解適合自身的保險與資產配置組合。

「數位生活區」主打熟齡友善科技,實地體驗 Richart Life App 使用流程、語音金融交易操作,以及 ATM 字級放大及交易時間延長友善功能,降低長者數位門檻,而全新升級的「防詐互動模組」,透過語音轉帳模擬、臨櫃情境遊戲與詐騙識別測驗,提升金融詐騙的辨識與應對能力。

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表示,這是台新新光金控在正式完成合併後的首次活動,主要是強化社會對高齡財務規劃的認知、推動銀髮族數位金融參與,期望成為客戶真正的智慧好夥伴,為台灣邁向高齡社會共創安心、自在、有尊嚴的樂齡生活藍圖。

玉山金

今年展示涵蓋 AI 理財、信託評估、健康照護與智能防詐等主題,並透過信託需求評估量表,協助民眾快速掌握最適合自身需求的信託規劃方案,由具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、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師資格的玉山信託專家在現場提供諮詢,協助顧客了解如何透過信託產品,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。

玉山金展出最新「投資 i-chat」生成式 AI 金融顧問服務,以問答互動方式即時回答投資市場、金融新聞及基金產品等相關問題,透過生成式 AI 技術,將玉山投資研究中心的市場分析與投資建議,轉化為更口語、易懂的內容,並設置智能防詐體驗區,提升民眾防詐意識。

證券方面,玉山金展示股票 e 指存與 ETF IPO 線上申購介面,股票 e 指存結合常見技術指標與大數據回測資料,幫助投資人掌握市場低點、降低風險,而 ETF IPO 線上申購介面針對高齡族群推出清晰、大字體的友善介面,並設有投資屬性評估與高齡關懷問卷,確保顧客理解風險並安心理財。

這次玉山金與南山人壽共同參展,從財富管理到健康照護的樂齡全方位服務,南山展區涵蓋長照準備規劃機、樂活退休規劃機、健康守護 APP 及多款預防失智和記憶力挑戰的互動遊戲,全面提升樂齡生活品質。

國泰金

今年以「共好生活聚場」為主題,聚焦高齡者「健康照護」與「財務保障」雙引擎,透過發展健康促進、安養信託、輔具保障到高齡友善的定期定額、ETF 理財等面向,其中國泰人壽去年首發業界第一本「保戶健康年報」,追蹤 800 萬保戶健康與潛在風險,因此以守護女性身心健康推出方案。

國泰世華銀行展出「反詐體質小測驗」,讓民眾了解如何識詐、防詐,進而透過信託保障財產安全,並建議民眾可透過「安養信託」服務,保障樂齡長者及身心障礙者的財務安全,免於受到金融剝削及詐騙事件的威脅,守護高齡弱勢經濟自主。

國泰產險展出「全齡全域零事故」,首創「個人電動行動輔具綜合保險」,針對電動代步車與電動輪椅使用風險,提供意外維修與第三方責任保障,有效守護高齡者日常出行安全,並升級「新世紀常青保險」,納入輔具費用、人工關節與水晶體等醫材補助,成為高齡者風險管理的關鍵夥伴。

國泰證券特別優化高齡友善服務,調整 APP 介面與流程,操作更直覺簡單,以降低高齡族群對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排斥,提升理財效率與便利性,並為守護高齡理財安全,結合 AI 詐騙議題,設置反詐互動裝置體驗,深化民眾對日常詐騙風險的警覺心與投資的正確認知。

國泰投信為高齡及退休族群量身打造專屬服務,包括退休試算機,幫助民眾預估退休金,並不定期舉辦退休理財講座,提供投資教育及實務建議,更響應金管會推動的「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(TISA)」制度,成為首波推出 TISA 級別基金的投信業者,協助民眾規劃退休金。

富邦金

今年首次參與就從保險、信託、投資、醫療、風險預防等層面,建構樂齡莊園,提供專業金融諮詢,全方位打造銀髮友善金融服務,以「金融百貨」的概念,一站式滿足中高齡族群多元金融需求。

隨著台灣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退休規劃及醫療保障需求攀升,富邦人壽洞察高齡長者期望,推廣透過保險打造自己的退休三金「生存金、醫療金、長照金」,提供民眾退休後現金流、醫療、長照及傳承的全方位保障。

客戶服務方面,富邦人壽在營業櫃檯增設聽障輔聽器、放大字體與重點標示文件等無障礙貼心服務,並在社會關懷面,著力高齡憂鬱議題,加強照護長者心理健康,並與老人福利聯盟合作孤獨處方箋計劃,透過企業力量,擴大關懷高齡族群。

為協助高齡者防詐、保全老後資產,台北富邦銀行積極推廣「信託線上簽約」服務,委託人可先在線上簽約,若符合簽約資格,並將個人資料齊備,營業時間內最快 1 小時可完成簽約,而其他的信託相關約定,可等信託監察人時間允許或要進行投資時,再到銀行辦理,提升信託申辦彈性。

中信金

今年展區設有「感動金融」、「感動生態圈」與「世代資產管理」三大主題,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表示,台灣人壽以「保險+健康養老服務」為核心策略參展,針對財務自由的退休理想,主推具備保障、資產累積與傳承功能的樂齡保險商品,協助樂齡族群穩健打造退休財務藍圖。

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指出,中信銀行持續優化樂齡友善的數位體驗,ATM、APP 全面導入大字介面與無障礙設計,首次公開 VR 防詐互動裝置,透過沉浸式實境體驗,教育民眾辨識詐騙手法,並自主研發「ATM AI 智能防詐提醒」系統,結合人臉辨識與行為分析技術,即時偵測異常交易。

楊銘祥指出,中信銀行攜手 Apple 推出「ABC 智能引導」掃碼服務,將手機轉化為取、叫號機與防詐宣導助手,從入分行到離櫃皆有溫馨提醒,因中信銀行客戶約有 13% 為樂齡族群,分行貼心服務更延伸至離櫃關懷,可依需求預備輔具,落實全旅程的樂齡友善服務。

楊銘祥分享,台灣人壽首創「高齡錄音 AI 智能質檢」系統,透過即時語音轉文字及風險提示機制,協助業務員提升與 65 歲以上客戶的溝通品質,並推專屬高年級生的全方位網頁平台「高年級俱樂部」,提供大字版介面,更首度推出「阿龍動動六式保健操」,鼓勵長者培養運動習慣。

(首圖來源:科技新報)

延伸閱讀: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班加羅爾 – 印度主要健康保險公司之一Manipalcign Health Insurance因其主要產品Manipalcign Sarvah獲得了享有聲望的認可,該產品在第17屆年度健康保險類別中當選為“ 2025年度產品”產品(PAY))。這種認可慶祝了對薩爾瓦(Sarvah Manipalcign)消費者的強烈吸引力,創新資源以及對整個印度健康需求發展的相關性。

年度產品是全球投票的最大產品創新獎。認可是基於研究公司Nielseniq代表年度產品進行的獨立消費者調查,並作為國際公認的消費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卓越認證。

Manipalcigna Health Insurance首席分銷官Shashank Chaphekar在評論認可時說:“ Sarvah是一種包括健康保險,在每個印度人的醫療保健需求中都被仔細指定,無論是在Metros還是Tier 3和Tier 4 Cities中。薩爾瓦,Sarvah,Sarvah,Sarvah,Sarvah,我們都創建了一個比較的解決方案,可以使能夠提供能夠提供能力,可訪問性,可訪問和企業,並創造了一個Un nerne unsbrella and umbrella”。

Manipalcigna Health Insurance首席營銷官Sapna Desai分享了“ Sarvah’Wich’WICH的名字“所有人”,是由Deep Consumer Insight出生的。我們想創建一種產品,使Wrield與每個個人或健康之旅都產生共鳴。這一作為年度產品的認可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驕傲的時刻。

Manipalcigna Sarvah提供了三種差異化計劃選項,可適應各種健康需求:

•Manipalcigna Sarvah Uttam提出了一項可自定義的計劃,並提供無限的覆蓋範圍,使客戶能夠自由地面對對生活健康的最關鍵挑戰。

•Manipalcigna Sarvah Param提供零等待期的覆蓋範圍,並遵循額外的英里以滿足所有健康需求,從而使客戶立即安心。

•Manipalcigna Sarvah Pratham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健康保險範圍,非常適合初學者或現有客戶尋求改進對嚴重疾病的保護。

這種認可還強化了Manipalcign對基於可訪問,相關且旨在提供持久價值的需求建設健康保險解決方案的奉獻精神。

來源連結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香港金曲歌王陳奕迅(Eason)自曝得了焦慮症,高雄市大同醫院身心科醫師王紹丞指出,發作時的症狀很折磨人。(廿一克有限公司提供)

李惠芬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香港金曲歌王陳奕迅(Eason)在澳門舉行演唱會紀錄片《FEAR and DREAMS: NOW is the only reality》中自曝自己得焦慮症,在全世界巡迴演出的杭州站,出現精神上的問題,情緒無來由被突擊、低落。高雄市大同醫院身心科醫師王紹丞指出,心跳加快、睡眠困難、腦中思緒停不下來,甚至因一件小事要反覆思考十次以上,讓人焦慮到幾近崩潰。

在Threads上打上「焦慮症」,湧入不少留言,「我的焦慮是該睡覺、休息的時候,大腦依舊無法停下來,飛速地在思考各種事情…」、「從小就這樣,直到現在34歲依然如此,真是太痛苦。」還有一位寫著:「曾經太忙碌的時候,會有心跳過速、喘不過氣的感覺」。

娛樂圈多位名人身心受困 焦慮、恐慌纏身

在娛樂圈有身心狀況的不少,名演員張鈞甯曾飽受焦慮、恐慌症發作的折磨,出現心跳加速、耳鳴,甚至無法聽清別人聲音;還有「發哥」周潤發曾拍完電影《臥虎藏龍》後,因進軍好萊塢壓力過大,出現失眠、呼吸困難等驚恐症的症狀,甚至在一週內多次住院,經心理治療與放鬆訓練後病情獲得改善;鄭秀文也曾有焦慮症,透過認知治療、改變生活習慣,靠著運動和信仰支持,重拾心理平衡。

根據台中榮總「衛教資料」上分享,焦慮是一種飄浮不定甚至慌張的感覺;有時還會合併許多身體的症狀出現。症狀有輕、有重,形式不一,包含緊張、擔憂、及無法放鬆等,令人不舒服的感覺。病患除了心理上的不適,焦慮也會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,導致生理症狀的產生,像是冒汗、心跳加速、昏眩、胸悶、腸胃不適等現象,嚴重的甚至強烈到以為自己要死掉或失控,像恐慌發作也是如此。

症狀如下:

●心理症狀:緊張、擔憂、無法放鬆、心神不寧、坐立不安、易怒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預期不幸將至、失眠等。

●生理症狀:肌肉緊張、抽搐、顫抖、心跳加快、盜汗、口乾、暈眩、腸胃不適、胸悶、手腳發麻或冰冷、頻尿、腹瀉等。

焦慮症好發於20至30歲年齡層,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,一般成人中約有5%患有此病。

治療如下:

●藥物治療:最簡單、快速、有效、安全的治療方式,唯需與醫師密切配合。

●心理治療:透過對話,協助患者探索內心世界、理解情緒反應、強化自我功能。

●行為治療:若焦慮與特定環境因素有關,可透過系統性行為調整訓練減緩症狀。

陳奕迅坦言,曾試圖停藥,但身體反應告訴他「不行」,即使表面上睡得好、心情不錯,仍無法控制突如其來的緊張情緒。因此,他決定等巡演結束後再考慮停藥,未來也會透過放假與自己對話,試著達到內心的和解,勇敢再邁步向前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亞東醫院營養科主任蘇筱媛說,運動後適量補充蛋白質與營養素,才有助於肌肉修復與提升代謝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台灣成年人過重與肥胖率高達5成,重度肥胖(BMI≥35)更是健康高風險族群。許多民眾在減重時誤以為「少吃就會瘦」,卻忽略了營養均衡的重要,反而導致肌肉流失、代謝下降。亞東醫院營養科主任蘇筱媛提醒,減重過程中,特別是在運動後,適量補充蛋白質與營養素,有助於肌肉修復與提升代謝。

亞東營養師團隊也將營養教育納入減重門診,協助病患在控制熱量的同時,保留身體所需營養,避免「瘦了,但變虛」的情況發生。強調非手術的減重方案,整合多專業醫療資源,包括:減重諮詢門診、營養科衛教、個案管理師、團體運動課程、藥物輔助治療、非侵入性雷射溶脂。

2022年刊登於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& Metabolism》的研究指出,熱量限制所導致的能量消耗下降,不只是因為脂肪或肌肉減少,更是身體主動降低基礎代謝的結果,身體以為「進入飢荒」,就會減少甲狀腺賀爾蒙分泌、降低體溫與心跳速率,會讓人感覺疲倦、易冷、情緒低落。

因此,亞東體雕減重團隊醫師阮廷倫指出,減重的最大挑戰,不在於飲食限制或運動計畫,而在於如何克服心理壓力與生活慣性的束縛。因此這個團隊非常重視病患的情緒管理與動機支持。透過個案管理師與團隊持續陪伴,建立良好醫病互動關係,讓減重者在每一次回診與交流中都能獲得肯定與力量,是這次減重成功的核心關鍵。

個案管理師林蓶彤補充,減重從來不是一場孤軍奮戰,而是一個需要全方位支持的歷程。從營養攝取、運動習慣、情緒穩定,到回診追蹤,團隊提供的不只是計畫,而是一套可以持續落實的生活方式轉型策略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孕期後期最常缺乏的礦物質包含鎂、鈣、鉀、鐵等4種,營養師王證瑋建議補齊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許多準媽媽進入孕晚期後,經常會出現半夜腳抽筋、腰痠背痛、手腳水腫、情緒不穩等身體不適。對此,營養師王證瑋於臉書專頁「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」發文提醒,孕期後期最常缺乏的礦物質包含鎂、鈣、鉀、鐵等4種。這些營養素在胎兒發育與母體穩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,一旦缺乏,便容易出現抽筋、疲勞、水腫、貧血等症狀。

孕期4大關鍵礦物質解析

1. 鎂(Magnesium):有助於穩定神經與肌肉功能,能減少孕晚期抽筋、焦慮與便秘狀況。常見於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、黑巧克力等食物,建議每日補充200〜400毫克,應依醫師指示調整劑量。

2. 鈣(Calcium):胎兒骨骼發育會大量消耗母體的鈣,若補充不足,孕婦容易腰痠、抽筋或牙齒敏感。建議每日攝取1000〜1200毫克,可從牛奶、豆腐、小魚乾等食物中獲得。

3. 鉀(Potassium):能調節體內水分與電解質平衡,減少水腫及無力感。香蕉、奇異果、酪梨、馬鈴薯等都是良好來源。

4. 鐵(Iron):對於預防孕期貧血至關重要。胎兒會大量吸收鐵以生成血紅素,建議搭配維生素C攝取以提高吸收效率,紅肉、黑豆、豬肝等均富含鐵質。

營養師王證瑋說,鎂有助於穩定神經與肌肉功能,能減少孕晚期抽筋、焦慮與便秘狀況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王證瑋特別指出,抽筋並不一定是因為缺鈣,有時缺鎂才是關鍵,建議選擇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,以獲得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礦物質的綜合補給。但也提醒,礦物質攝取應以醫師與營養師建議為準,切勿自行過量補充,以免造成身體負擔。

此外,若孕婦出現頻繁抽筋或嚴重水腫等異常情況,應盡早就醫,以排除妊娠毒血症等潛在風險。王證瑋強調,孕期後期是母體承受最大負荷的階段,補對營養不僅有助胎兒健康發展,也能減輕媽媽的不適感,為順產打下良好基礎,讓充足礦物質補給成為孕期的穩定支柱!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新研究指出,原被視為「健康替代品」的人工甜味劑,可能比含糖飲料更容易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。(示意圖/翻攝自pixabay)

1項由澳洲與荷蘭研究團隊共同進行的新研究指出,原被視為「健康替代品」的人工甜味劑,可能比含糖飲料更容易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。研究顯示,每天僅喝1罐以人工甜味劑調味的汽水,長期下來竟會導致糖尿病風險上升38%,高於含糖飲料所增加的23%。

根據國際醫學期刊《Diabetes &Metabolism》,該研究分析了3萬6,608名澳洲成年人(年齡介於40至69歲)平均長達14年的飲食與健康資料。結果顯示,不論是含糖飲料或人工甜味飲品,只要每日攝取1罐以上,皆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有明顯關聯。

蒙納許大學營養學家卡布泰默(Robel HussenKabthymer)指出,「每天飲用1罐或以上這類飲品,無論是含糖或使用人工甜味劑,都與糖尿病風險顯著上升有關。」更令人意外的是,當研究人員將參與者的體重因素納入分析後,含糖飲料與糖尿病間的關聯性消失,顯示過重可能是主因;然而,人工甜味劑與糖尿病之間的聯繫則依然存在。

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家德庫爾頓(Barborade Courten)表示,「人工甜味劑經常被推薦給糖尿病高風險人群作為較健康的選擇,但我們的研究顯示,它們可能潛藏自身的健康風險。」研究推測,某些人工甜味劑可能會擾亂血糖調控或破壞腸道菌群,進而導致葡萄糖耐受性下降,即使在沒有體重增加的情況下,仍會提高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。

目前全球各地使用的人工甜味劑種類不一,飲食文化也各異,研究團隊呼籲應在更多國家進行調查,以累積廣泛證據。近期其他研究也已指出人工甜味劑與腦部損傷、心臟疾病等問題可能存在聯繫。德庫爾頓最後強調,「我們支持對含糖飲料課稅等政策,但研究也強調應更全面看待所有非營養性飲料,包括那些看似無害的『無糖』飲品。」

延伸閱讀

看更多CTWANT報導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營養學者洪泰雄說,鈣與鎂是骨骼、肌肉、心臟健康缺一不可的礦物質拍檔,但現代人鎂經常攝取不足,建議可吃深綠色蔬菜等,有助增進鎂攝取。(資料照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不少人擔心骨質疏鬆勤補鈣,但你知道嗎?只知補鈣可能做白工。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,鈣與鎂是缺一不可的礦物質拍檔,無論骨骼牙齒、肌肉神經、心臟健康,都需要兩者合作,攝取鈣:鎂=2:1的黃金比例,才能達到最佳補鈣、穩肌、護心效果。此外,現代人補鈣常過量,鎂卻攝取不足,建議飲食可吃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、全穀類、豆類、礦泉水,有助增進鎂攝取。

鎂鈣平衡有助身體運作

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,鈣和鎂就像人體內的「制動與加速系統」,兩者互相制衡、協同合作,維持身體的穩定運作。常見與人體相關作用如下:

骨骼與牙齒的好夥伴: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,能夠強化骨質,預防骨質疏鬆。鎂則是骨骼穩定的守護者,幫助鈣正確沉積在骨頭。研究指出,骨骼中有60%的鎂與 99% 的鈣,比例正確才能維持骨質健康。

肌肉與神經的平衡器:鈣促進肌肉收縮,例如:心跳、腸蠕動等生理活動都靠它。鎂有助肌肉放鬆與穩定神經訊號,若缺乏鎂,容易抽筋、焦慮、失眠。鈣太多、鎂太少,就像油門踩太多,身體容易緊繃、焦躁。

心臟健康的雙保險:心臟跳動需要精密的鈣鎂平衡;鈣負責心肌收縮,鎂則讓心跳節奏穩定,預防心律不整與高血壓。鈣過多而鎂不足,則會加重血管收縮、增加血壓負擔。

鈣鎂完美搭配比例2:1

洪泰雄進一步提及,想讓鈣鎂作用效果最佳,鈣鎂攝取比例黃金公式:2:1是關鍵。簡單來說,最理想的鈣鎂攝取比例是鈣:鎂=2:1,例如:每天攝取鈣1000mg,就要有鎂500mg。但現代人飲食常常鈣攝取過多、鎂嚴重不足,容易打破平衡,引發許多慢性問題。

至於哪些人特別要注意鎂攝取?洪泰雄指出,常喝咖啡、喝酒者,須注意會排出更多鎂;壓力大、容易抽筋、睡不好的人,也須注意攝取鎂;鈣補充過多的人,則易因單補鈣造成反效果。

4大類食物可增加鎂攝取

洪泰雄說,飲食中想補鎂,可吃以下食物,包括:深綠色蔬菜,如菠菜、地瓜葉;堅果類,如杏仁、腰果、南瓜子;全穀類與豆類,像是糙米、黑豆、燕麥等;礦物質水,含有鎂、鈉、鉀等。

洪泰雄強調,鈣與鎂是一對不能拆開的拍檔,要補鈣,記得也要補鎂。只有讓這兩位搭檔平衡發揮,身體才不會「煞不住車」或「踩空油門」。

營養學者洪泰雄說,常喝咖啡或壓力大、睡不好的人,應留意鎂的補充,除深綠色蔬菜外,堅果、全穀類與豆類、礦泉水等,也是好來源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